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标志性学科竞赛的发展,4月8日下午,我校“青创汇”系列讲座之“浅析标志性学科竞赛,深挖参赛价值意义”在拱宸桥校区A4-107智慧教室举行。此次活动由创新创业学院(校标志性学科竞赛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办,宸阳书院、毫末书院、明哲书院、崇德书院、重智书院共同承办。为促进两校区学生共享优质学习资源,活动借助腾讯会议平台,实现了拱宸桥校区与杨汛桥校区的实时联动。活动现场,拱宸桥校区师生齐聚一堂,认真聆听讲座;与此同时,杨汛桥校区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同步参与到这场知识盛宴中。讲座特邀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赵星伦担任主讲嘉宾。赵星伦曾作为参赛选手获得过“互联网+”大赛国金,曾获杭州市十大创业“未来之星”荣誉,目前担任包括我校在内的多所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并且担任多项重要赛事专家库成员等。
讲座创新性地设置了“深度解析+实战辅导”双模块,从理论剖析到实践指导,全方位助力师生打通竞赛进阶之路,为师生们更好地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实用方法。

讲座开场,赵星伦深情回顾了自己十年的创新创业历程。从最初五年以赛促创,历经三年陪跑的艰难岁月,到最终斩获多项国赛金奖,一路充满坎坷艰辛。他通过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详细数据统计,以及对参赛类别选择等多维度的深入剖析,并对获奖案例进行解析,精准解读了赛事的底层逻辑,为师生揭开了评委视角下获奖项目的核心要素,宛如绘制出一张清晰的获奖项目DNA图谱。他在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参加以及指导项目夺金的“秘诀”后,讲座尾声以三句箴言为每一位踏上参赛征程的学子们加油鼓劲,即第一重境界,打破“不败神话”:在创新创业竞赛的道路上,不存在所谓的“常胜将军”只有一批又一批怀揣壮志,不断向着国赛金奖发起冲击的热血同学!第二重境界,马拉松哲学:参赛过程恰似一场马拉松,放弃轻而易举,坚持却难能可贵。然而,当坚持到最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已然“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三重境界,十年依旧少年:即便走过十年创赛之路,那份激情依然炽热,梦想从未褪色!



讲座结束后,赵星伦针对即将参加今年“树人杯”创业大赛(标志性学科竞赛校级选拔赛)决赛的项目,展开一对一指导。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开阔的视野,从商业模式优化、市场精准定位、竞争策略制定等方面提供专业建议,助力各团队突破发展瓶颈、有效规避风险,切实提升我校标志性学科竞赛的整体竞争力,为学校在学科竞赛领域迈向更高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谢凌云、胡佳莹
图:胡佳莹